打擊樂器由敲擊而發出聲音。按照性能可分為旋律性(如編鐘、云鑼等)、色彩性(如排鼓、小鑼等) 和節奏性(如大鼓等)樂器。按照形制可分為鼓類(如堂鼓、板鼓、花盆鼓等)、鑼類(大鑼、小鑼、大鈸、乳鑼)、鐃鈸類(如大鈸、小釵、大鐃等)和板梆類(如木魚、竹板、梆子等)。按照制作材料可分為金屬類(如大鑼、小鑼、大鈸、小鈸等)、皮革類(如大鼓、小鼓、排鼓)和竹木類( 如拍板、木魚、梆子等)。還可按照音高分為定音(如云鑼、排鼓、定音鼓等)和不定音兩類。
打擊樂器歷史最長,演奏技巧豐富。常見的打擊樂器有:
1.大鼓
大鼓又稱堂鼓,用木制成桶形,上下兩面蒙牛皮。用木槌敲擊,一般有中心擊、中圈擊、外圈擊、鼓邊擊、由外到內擊等。越到中心,發音越低沉、厚實,越到鼓邊, 發音越高, 越單薄。鼓槌的用法一般有單擊、雙擊、滾擊、悶擊、搖擊、頓音等。
大鼓是樂隊中節奏的核心。它的表現力較強,既可表現威武的場面也可表現緊張的情緒。
2.小鼓
小鼓又稱小堂鼓, 戰鼓, 其形體與大鼓相同,只不過體積小得多。它的演奏方法與大鼓相似,但其發音比大鼓高,可表現歡快活潑的情緒。
3.排鼓
排鼓由一套可以定音的小鼓組成。其數量不定,一般有五個。排鼓定音后總音域可為f-d。可以演奏旋律音程、雙音、分解和弦。其演奏方法與大、小鼓基本相同。
4.定音鼓
定音鼓形似缸體,因此又稱定音缸鼓。由木或玻璃鋼制成,上大下小。一般由大、中、小三種配套使用。樂隊中一般用兩個定音鼓,大多定主音、屬音。它的音色渾厚,延音較長,尤其是力度變化比較大。
5.大鑼
大鑼用銅制成,鑼面較大。常用于戲曲伴奏和民間吹打。大鑼有三種:小光(高音)剛勁,中光(中音) 穩健,大光(低音)堅實。其演奏方法有邊音、放音、悶音、震音、煞鑼等。
6.小鑼
小鑼也稱快鑼,用銅制成,鑼面較小。常與大鑼配合使用。同樣有高、中、低音三種。
7.云鑼
云鑼又名“云敖”或“九音鑼”,用銅制成,由若干面有固定音高的小鑼組合而 成。云鑼的演奏方法有單擊、雙擊、滾擊、輕擊、重擊等,可以演奏琶音、和弦和旋律。
8.大鈸
大鈸也稱大镲,用銅制成圓形狀,中間有凸起部分,兩面為一副。用于戲曲、秧歌和樂隊之中。力度變化很大。演奏方法有撞擊、磨擊、撲擊、滾擊、閃擊、單擊等。
9.小鈸
小鈸也稱小镲,與大鈸相似, 形體較小些。常與小鑼、小鼓配合,表現較熱烈的情景。演奏方法與大鈸相同。
|